close
4/10(六)
睡到了十點起床,今天的行程的重點是嵐山。出發後,先到民宿隔壁的京阪本線伏見稻荷站搭車。日本的電車買票方式是先投錢再選票,原則上就是三個步驟「投錢、選人數、選價格」。比方說,我們要去四条站,先抬頭看好售票機上方的價格是200圓,然後就「先投錢」進去,然後按「2」人(或是按畫著兩個大人的圖案),然後再按「200」的按鈕,票就出來了。拿了票,到自動剪票口把票投進去,票會從前面出來,然後走過去把票拿著。下車的時候再把票丟進去,就可以過去了,票不會再出來。
我們搭乘京阪電車從伏見稻荷站到祇園四条站,出站後走過鴨川上的四条大橋,往另一邊的阪急電車河原町站前進。河原町站入口旁的木屋町通也種植了一整排的櫻花,非常優美。從河原町站我們只搭兩站到大宮站,出了大宮站後,直接到斜對面的嵐山電車四条大宮站,就可以從嵐電的起點一路搭到嵐山站。
【景點10 - 嵐山】
嵐電是地面電車,跟巴士差不多一樣要等紅綠燈,而且剛好遇到星期六,坐車的人很多。不過嵐電全線統一價200圓,算是挺便宜的。到了嵐山站,人潮越來越多,出車站後跟著人潮往左邊就是知名的渡月橋方向。走在渡月橋上,不僅可以看到中之島上美麗的櫻花樹群,也可以遠眺左邊山頭上零星的櫻花樹,景色輕鬆宜人。
中之島公園雖然有一些漂亮的櫻花及眾多的賞櫻人潮,但是嵐山真正漂亮的櫻花,卻是在過了中之島後的停車場。這個停車場的櫻花有漂亮,又大又密集,雖然下面停了很多車感覺弱了一點,但是若以汽車的角度出發,這裡應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汽車停車場了吧,櫻花花瓣落在汽車身上,和煦的陽光透過枝頭灑落,樹影和掉落的櫻花瓣組合出另外一種櫻花樹。停車場面河邊有許多日本人在這邊野餐、烤肉賞櫻花,許多的家庭帶著小孩在這裡遊憩,感覺非常的溫馨又舒適,中之島停車場的櫻花,也是本次賞櫻前幾名的優質景點。
中之島上有許多攤販,我們買了一串烤雞肉跟一個大阪燒,坐在櫻花樹下的紅布座椅上享用,一邊參觀著打扮可愛的和服日本妹,一邊迎風感受櫻花雨的氣氛,橋畔還有日本街頭藝人在彈吉他演唱,河邊則有船可以搭,有時間的人不妨考慮看看。
【景點11 - 野宮神社】
回到嵐山站前繼續跟著人潮走,先瞄了一眼天龍寺,再往北步行幾百公尺後左轉往野宮神社的方向,這裡有大片的竹林步道,可能因為竹子的關係,雖然人潮夾著人力車為數眾多,但在竹林中依舊顯得特別靜逸。竹林中有著野宮神社,規模雖然不算大,但是聽說求緣求子頗為靈驗,所以這裡香火十分鼎盛。入口的烏木鳥居與一般鳥居不太一樣,旁邊掛的繪馬有不少台灣遊客留下的願望。我們在這邊幫朋友買了一些良緣御守,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一些單身的朋友找到幸福的另一伴。
離開神社後沿原路回到嵐電嵐山站,雖然嵐山站前「仁和寺」櫻花的告示牌已經標示開了五分,不過由於看了不少滿開的櫻花,對於五分櫻花興致較缺,加上腿力不能過度運用,所以決定搭車直接到終點站北野白梅町去。
從嵐山車站要往北野白梅町,要先搭嵐電到帷子之辻站,下車在同一個月台往北邊一點換車往北野白梅町。由於適逢櫻花盛開的假日,搭車的人很多,擠的滿滿的。這班車在鳴瀧站跟宇多野站之間號稱有一段櫻花隧道,本來挺期待的,不過不知道是因為車速太快還是人太多角度難抓,看到的櫻花並沒有很多,似乎不如傳說中漂亮。電車經過御室仁和寺站時看到許多人往仁和室大門進去,另外龍安寺站也有一些人潮,這些就留給下次來京都的時候再去逛逛吧。
【景點12 - 平野神社】
出了北野白梅町後,原本打算步行往北走去金閣寺,不過因為早上走了不少路,腳酸了,加上金閣寺並不是以櫻花著稱。所以中途麥當勞停留休息了一下之後,就決定把金閣寺留給下一次來京都再去看看,就先轉往平野神社去看櫻花。平野神社在今天剛好有祭典,不過祭典的時間是下午一點,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快下午三點了。一進入神社,兩旁是滿滿的日本祭典攤販,在櫻花樹底下也有著許許多多紅布桌椅供人賞花用餐。往裡面走可以到神社本社前,這裡有許多標著名字的特別的櫻花,像是大內山、蝴蝶、寒櫻…等等,有的是白色滿開球狀、有的是枝垂紅粉,各式造型有的優雅有的熱鬧,算是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特別項目。
正在幫櫻花拍照的同時,祭典時出巡的隊伍回來了,只見遊客們擠滿了神社的走道兩側,看著穿著各式和服、武士服還有神職人員服裝的隊伍,宛若迪士尼遊行花車一般回到神社,其中神官還是坐高級敞篷轎車入場,特別的是有幾位西洋外國人也穿著那些服裝走在隊伍中間,非常有趣。
【景點13 - 北野天滿宮】
從平野神社鳥居往前走三百公尺就到了北野天滿宮的後門入口,北野天滿宮不是以櫻花見長,所以裡面只有幾株的櫻花。不過佔地非常廣大,宮殿也頗有看頭,這裡是以奉仕牛為主,所以裡面有許多牛的雕像神像。看起來似乎是保佑考試順利出名,有著許多學業考試祈福的價格表。
在本殿的地方,有排隊的人潮在排隊拉鈴祈福,這也是難得看到不是很多人的情況下也有排隊的,可能是為了拉一拉那個又大又高又漂亮的鈴鐺吧。天滿宮前門這邊有許多石燈籠,造型高度各異,如果伏見稻荷大社是以鳥居出名,不知道天滿宮是不是就會以石燈籠著稱呢。
離開北野天滿宮後,目標是要去祇園逛街,因為搭嵐電要轉車到四条大宮,還要再搭一段阪急電車,所以考慮了一下,決定試試看坐京都市營巴士。剛開始等車的人不多,看了一下路線,至少有10號跟52號兩班公車可以搭,應該沒啥問題。沒想到,等著等著,等車的人潮愈來愈多,公車卻姍姍來遲。上了52號公車後,沒位置坐,而且有點擠,加上要讓位給日本老人,以及越接近市中心越多的車潮跟人潮,搭巴士真的是很辛苦,也要花很多的時間。所以還是建議如果要在京都自助看櫻花,還是搭地鐵比較方便。
【景點14 - 祇園花見小路】
我們在四条河原站下車後,路上擠滿了人,走路是頗為辛苦的事情。一路擠過了四条大橋,擠到了花見小路,這裡有著許多看不到裡面的餐館,其中一間被滿滿的人潮圍著門口,這些人拿著相機,餐館門口還有車輛在等著,似乎是有什麼大人物在裡面要出來了。旁邊路過的日本人也不知道是誰,我還聽到有日本女士喃喃的唸說「麥口傑克森?」不知道是見鬼了還是日本人心目中麥可是名人的代表。在好奇心驅使下,我們也跟著等了大約十分鐘。結果,只出來幾位看起來有些氣派的日本老年歐吉桑,不是小澤純一郎也不是小澤圓,也不是京都府知事候選人,總之不認識。
花見小路走到底有個建仁寺,找不到廁所,倒是歌舞練場的門口後面就躲著一間廁所。歌舞練場看起來裡面有藝妓歌舞秀可以看,不過價格應該不斐吧,我們沒有進去。而花見小路沿路的餐館因為都看不到裡面,老實說沒有什麼看頭。
離開花見小路,我們又走回河原町去逛街,這裡有阪急百貨跟高島屋百貨,另外沿著河原町上也有不少店家可以逛。我們走進了一堅抓娃娃機店,想看看有沒有特別的台灣沒見過的機台。果然,除了抓冰淇淋的機台以外,還有一種是用一根棒子插進塑膠盒上的一個小洞,然後把盒子吊起來的新玩法。看似簡單,我們花了五百圓玩了六次,每次都差一點點卡住進不去,真是有難度啊。
在松屋買了食卷吃了牛肉飯後,就讓老婆去逛mina百貨裡的UNIQLO了,女人真厲害,逛到快晚上九點關門還不打緊,更強的是八點五十五分我們下樓要離開時,一樓還有台灣女生在大喊:「快,電梯來了!」要衝上去把握最後五分鐘,真是強者台灣女生也。離開UNIQLO後我們走到三条站過橋,橋下有許多日本年輕人聚集著,河邊還有沒有燈光的吉他演唱,看樣子這裡是日本新世代的週末集會場所吧,也是挺有趣的。
原文載於: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t=327153
進了京阪電車三条站,買了票回伏見稻荷站,沿途經過祇園四条、清水五条、七条、東福寺、鳥羽街道,就抵達伏見稻荷。這間民宿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伏見稻荷站旁邊,下車就到了,不用再走了,真是太感恩了。
4/11(日)
雖然小筆電螢幕被踩破了,不過因為只有一條縫,加上遇不到民宿老闆,所以我們決定先放下這件事情,照著預定的行程,睡飽了之後早上九點出發,繼續進行櫻花之旅。同樣從京阪電車伏見稻荷站出發,到了三条站後,轉搭地下鐵東西線,先從地鐵三条京阪站搭到烏丸御池站,然後轉南北向的烏丸線往北到烏丸丸太町站,出站後抵達京都御苑。
* 地鐵東西線跟烏丸線,因為都是地鐵系統,所以轉乘不用出站也不用另外買票,跟台灣淡水線接板南線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【景點15 - 京都御苑】
京都御苑是一個非常大的景點,不過並不是以櫻花見稱。從地鐵烏丸丸太町1號出口出來往西的方向走,很快就可以走到一個入口,進入後就有標示牌,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哪裡有櫻花以及路線指示。
沿著京都御苑左側的路線走,我們先看到一個舉辦櫻花吟詩茶會的地方。雖然不是很清楚是幹麻的,不過看樣子可以付錢參加,甚至還可以把自己做的詩拿出來吟誦,不禁讓人想起小丸子的爺爺的俳句。在京都御苑內,雖然櫻花樹的數量不多,但是有幾株櫻花也是挺美的,尤其是在出水小路附近,有水有花更美麗。往前走經過白雲神社,不久就看到滿滿的人潮了。這裡就是京都御苑內的京都御所,也就是以前天皇居住跟辦公的地方,類似紫京城的感覺。
京都御所每年在櫻花跟楓葉的時期會有幾天開放參觀,我們剛好遇上,所以就跟著滿滿的遊客魚貫走進。入口處會有警衛檢查行李,不過並沒有非常嚴格,頂多叫你把包包打開看一下。可能因為難得開放參觀,所以遊客數量很多,進入後會先到天皇停車的地方,然後是諸大夫之間,接著突然看到很多很多人圍著一個空空的小廣場,不知道在等些什麼,好不容易擠到前面一點點的地方,才看到牌子上面寫著11點有蹴鞠表演。所謂的蹴鞠,就是類似踢足球,想說反正也沒看過,就跟著這群遊客一啟擠在那邊等待著。
五分鐘之後,穿著古裝的一群人走了進來,領頭的手上拿著一把帶葉的樹枝,樹枝中間夾著一顆白色的球。此時人潮眾多、陽光露臉,氣溫開始上升,本想說至少看他們踢個一球再離開,沒想到日本的蹴鞠就跟他們的茶道一樣,不是熱開水沖下去就搞定的。只見這一群老人用二十分之一的慢動作,十秒鐘走一步的速度緩慢的、小心翼翼的慢慢走路、鞠躬、蹲下,花了快二十分鐘才把球從樹枝上拿下來,更不用說要等多久才會開始踢球。眼見陽光越來越強烈,加上下午一點還要到醍醐寺看祭典,只好放棄這場蹴鞠表演,繼續往前移動了。
沿著參觀路線前進,中間大概就是展示了一些不同的房間、門廊、庭院,不消多少時間就走出御所的範圍。此時肚子也咕嚕咕嚕叫了,御院內有一個食堂,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天皇的僕人們用餐的地方,裡面很單純的就賣一個飯、一個面兩種餐點,價格也都很便宜,味道也很不錯,而且熱呼呼的,跟冷冷的花見便當完全不一樣。我們很開心的點了兩碗飯家一碗麵,大大滿足的填飽了肚子,然後繼續往下一個景點出發。
【景點16 - 醍醐寺】
離開京都御苑,進入「地下鐵烏丸線今出川站」,目標是「地下鐵東西線醍醐站」。地鐵票價是310圓,上車後經過兩站到烏丸御池站後換搭東西線,就可以一路坐到醍醐站,算是很方便。不過要注意一件事,在東西線坐車的時候,最好坐背對月台這一側的位置,這樣進站時才能看到寫著漢字的車站名稱。若是做面對月台的位置,車站名稱寫的是日文平假名,看不懂的話會搞不清楚自己到了哪一站,我們就是因為這樣不小心提早了兩站下車。還好地鐵班次不算少,再等了數分鐘下一班車就來了。
到了醍醐站下車後,沿路有許多老人們在發傳單,接過來一看才知道是在推薦遊客搭乘接駁巴士去醍醐寺,單趟200圓,來回300圓。由於我對於旅遊書上寫的「走空橋去醍醐寺」這個部份很有興趣,所以沒有搭巴士,打算直接走過去。從地鐵醍醐站出來到一樓後,要再爬樓梯上二樓,或是到賣場裏面搭手扶梯上樓。接著,就從車站上方的賣場這邊,一路沿著一個很大的空橋往山的方向走,中間大約要跨越兩條馬路,橋的對面續接山坡上國宅中間的行人道路。這樣的空橋很有趣,在台灣很難見到這麼貼心的設計,不僅讓山坡上的國宅群住戶安全又便利的就可以抵達地鐵站,也完全不會影響到下方行車的速度,橋上還種植了不少花卉,雖然是一路上坡,但走起來也是十分輕鬆愉快。
步行大約十分鐘會遇到馬路後,接駁車就是把人送到這裡,然後從左前方的馬路再走二分鐘就可以到醍醐寺。由於距離真的不遠,加上這一段路滿好走的,所以我是比較推薦大家直接步行就好,只是對不起那些辛苦發傳單推銷接駁車的當地老人們了。到了醍醐寺,大門前的兩株櫻花樹,左側那株的櫻花已經全部凋謝,右側的則還在滿開狀態。聽說醍醐寺的櫻花算是京都最早開的櫻花,這個時間點也都差不多已經發了新葉,所以我們的重點就擺在看祭典上面。
進了大門,距離祭典開始還有五分鐘,遊行道兩側已經站了滿滿的人潮,前方還有不少大型攝影機等著拍攝,看起來應該頗有看頭。過了不久,聽到了鼓聲,遊行的隊伍出來了,跟在平野神社看到的不太一樣,這裡的隊伍看起來像是「豐臣秀吉跟家臣、妻女們出發去賞花的隊伍」。隊伍前方有吹螺跟吹笙的人,然後由小女生舉著姓名牌,帶著穿著古代服裝的人陸續往前走,這些人雖然有些許耳熟,但我大概也只聽過增田長盛,其他人都很陌生。接著,由四人抬著坐在轎子上的豐臣秀吉出現了,他手上拿著寫著「天下一」的扇子,很開心的像兩旁的人揮手,並且停下來供人拍照,算是遊行隊伍中最主要的一段。我不禁想起日劇「天地人」裡面的猴子秀吉,看起來還有兩分神似。秀吉之後就是一堆秀吉的夫人側室之類的隊伍,絕大部分都是歐巴桑扮演的,跟日劇裡面那些年輕漂亮的日本諸侯夫人大不相同。最後則是有十幾位小孩,然後就結束了。
看完遊行後,沿著醍醐寺主要的道路走了一圈。因為櫻花已經發新葉,比較沒那麼漂亮,所以我們也沒有付錢參觀付費的三寶院等等庭園,就步行回地鐵醍醐站,往下一站前進。
【景點17 - 山科疏水】
從「地下鐵東西線醍醐站」,坐四站就可以到「地下鐵東西線山科站」,下車後應該要往JR山科站方向出站,不過我們走錯了方向,從另一面出站,所以一下子還找不到應該要往哪裡去。還好日本觀光點路上都有不少指標,轉了一下還是走對了方向。在JR山科站有一間Starbucks咖啡,由於有友人託付採買,所以特別進去晃了一下,很可惜,櫻花杯早就賣完了,只好繼續走過地下道,往山科疏水道的方向前進。
一過地下道,就有一個地圖標示出路線,我們選擇從左手邊出發,轉過巷子之後就可以看到水溝旁的櫻花樹。沿著小水道往山的方向走,不出幾分鐘,就到了一段十分優美的櫻花道路。這段櫻花路並不在山科疏水道上,遊客車輛都不多,所以鋪滿地面的櫻花瓣數量很多,看起來就像粉色地毯一樣,感覺很棒。隨著一陣風吹來,風在屋前旋轉,帶起了櫻花瓣形成了一道櫻龍捲,一旁推著娃娃車的日本媽媽一臉幸福笑開了嘴,這難得的景象讓周圍的人都感覺十分開心。我們在櫻花地毯上的石塊坐了下來,拿出在山科站買的三明治跟麵包,邊用餐邊欣賞這美麗的櫻花步道。一旁的疏水道不斷的有遊客經過,也有導遊帶著團體,見到這美麗的櫻花地毯都忍不住停下來不停的拍照。
沿著疏水道繼續走,過了往毘沙門堂的道路後,前方出現的是上紅下黃的活潑景致。當地的居民在疏水道兩側重滿了黃色的類似油菜花的美麗黃花,搭配上方櫻花樹的粉色,讓人心情都雀躍了起來。這裡的遊客數量不多,所以景致特別悠閒,算是一種特別的特色,也是十分推薦櫻花季的時候一定要來這邊走走囉。
【景點18 - 二条城】
從疏水道穿越一棟棟看來舒適又豪華的透天別墅,回到了JR山科站再到地鐵站,繼續從「地下鐵東西線山科站」前往「地下鐵東西線二条城前站」。一下車,就看到牌子上寫著二条城的開放時間只到下午四點,然後晚上六點半再開放夜櫻入場。時間非常不巧,我們到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半,已經無法入城了,只好在護城河邊照照相。
雖然不知道二条城裡面長怎樣,不過從海報看來,似乎最大的景點就是護城河邊的這棟城堡型建築物,我們只好安慰自己,一定是裡面不夠漂亮,所以海報才會用外面這個城當主體,所以沒有進去也沒有關係,反正從外面就看的到了。
因為沒有進去二条城,所以時間還夠用。我們從二条城前沿著御池通,打算慢慢散步一段走到烏丸御池站。這一段路很寬,人行道也很寬,兩旁種植了不少美麗的花朵,甚至還有鬱金香這一類台灣很難見到的路花路樹。慢慢的散步感覺還不錯。走道烏丸御池前,路口兩側都是大大的商業大樓,看樣子逛街的地方應該是大樓後的巷弄街道吧,由於我們腿力已經有點吃緊了,所以就決定搭地鐵去京都站逛逛。
【景點19 - 京都車站】
從「地下鐵烏丸線烏丸御池站」,中間只過兩站,就可以抵達「地下鐵烏丸線京都站」,京都車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車站,裡面有十幾條電車路線,還有伊勢丹百貨以及各種用餐區、雜貨採買、地下街、大階段、天空步道等等。我們先從車站南邊走到地面層,再搭電梯上二樓往北邊中央口方向,然後轉進伊勢丹百貨裡面,逛了一會兒買了兩個包包,然後上電梯到八樓退稅,再穿過大階段到另一側的拉麵小路去吃拉麵。
雖然網友都推薦拉麵小路的寶屋這間拉麵,不過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,又餓又累的我們絲毫不想站著排隊等吃麵。所以就挑了人比較少、有椅子可以坐著等的拉麵店。雖然很快就進入店內,但還是等了一會麵上才來。一碗九百圓,熱呼呼的拉麵雖然口感不佳,我們還是把它吃光光了。果然日本拉麵還是在台灣的比較好吃,比較符合臺灣人的口味。日本拉麵太油、太鹹,真奇怪日本人不是很養生嗎,哈哈。
從拉麵小路可以直接走天空步道,就是一條懸空的、大約九層樓高的空中步道。想到腳下空空的,其實腿就有點軟,不過走到中間可以看到燈光奪目的京都塔,景色不錯,推薦一定要去看看。如果有懼高症的朋友,就不要讓他知道底下是空的就好了,用騙的也要騙他去看一下。天空步道一側掛了一整排跟京都有關的歷史名人介紹,包含日本天皇、篤姬(老年照片,請勿期待)、阪本龍馬…等等,不過介紹的部份當然都是日文,所以也有看沒有懂囉。
從天空步道一路下到了車站中央口,我們繞去確認了一下地下室寄放行李的地方,雖然後來沒有用到,不過看起來真的挺方便的,價格甚至比自動寄物櫃還便宜,如果是晚班機回程,那麼離開旅館後還可以先把行李寄在這裡去逛街。之後,就到一樓確認了一下京都站換JR WEST PASS的綠色窗口後,雖然很可惜回程的JR WEST PASS訂購單沒帶出來,不能直接先換好,不過差異也沒有很大。再去採買了一些要帶回台灣的餅乾甜點,然後拖著疲憊的步伐與大包小包的戰利品,從車站搭乘JR奈良線的班車回民宿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晚了的關係,搭上的電車雖然是普通車,但是車廂看起來比較像直達車的對號座位形式,就像把自強號拿來當電聯車使用的感覺,也是挺特別的。
4/12(一)
起床時,外頭正在下著雨。原本預期五天行程會有三天遇到下雨,不過非常幸運的,到了日本天氣轉晴,所以有行程的前四天都遇上晴朗的好天氣,只有在沒行程的最後一天下起了小雨,真是太幸運了。
拖著行李,把鑰匙掛在民宿checkout的地方,我們撐著傘走到了JR奈良線稻荷站,開始我們的回程。電車坐到京都車站,往中央口前進的路上,我們看到一個比較小的JR綠色窗口,跑進去問了才知道這裡不能換JR WEST PASS,所以還是出了中央口走到車站大廳一樓的比較大的JR售票區。這個售票區靠裡面的地方有一個外國人專用區,JR WEST PASS要在這邊換,因為時間還早的關係人不多,只有跟我們一樣要回去的幾個台灣客,很快就換好了。
拿著JR WEST PASS通過剪票口後,右轉往30號月台的方向前進,此時剛好有一班HARUKA電車正準備要出發,我們拖著行李三步併兩步跑到了第四節自由座車廂上車,正要把行李放上行李架,電車就出發了,真是太幸運了,這樣就不用多等半個小時另一班車。車上乘客不多,與來的時候一樣,只會停「新大阪」、「天王寺」然後就到關西機場。不過回程的車似乎開的比較慢一點,新大阪也有不少人上車,我們一路昏昏欲睡的,就抵達了機場車站。過了空橋後上機場四樓,找到了長榮的櫃檯寄了行李,眼看還有一些時間,為了更有效的利用JR WEST PASS,我們決定到機場附近的臨空城去逛一逛。
【景點20 - 臨空城】
關西機場是蓋在內海上的機場,由一座又大又長的鐵橋與陸地連接,陸地的這一側有臨空城,除了有女生最愛的OUTLET區外,也有一些餐廳與摩天輪。我們從機場車站的JR第三號月台搭普通車,只坐一站就到,要注意的就是臨空城不是用漢字寫的,所以要稍微注意一下,不是每班車都停,在月台上要先確認一下搭的車沒問題才行。
出了車站,沿著空橋一路前進,會先到一區比較多嬰兒用品的商店區,穿越之後會看到摩天輪。這個摩天輪很可愛,有幾個車廂裡面還放著大大的日本放輕鬆熊娃娃,不過可能因為天候不佳時間尚早,完全沒有人乘坐。繼續走空橋穿越馬路後,就是OUTLET區了,大約有數十家的各種品牌,像是COCAH、鱷魚LACOSTE、GAP、玩具反斗城、NIKE…等等,如果時間很多的女生倒是可以在這邊慢慢逛逛,不過價格似乎沒有很平價,並不算便宜。我們在這邊的星巴克也沒有找到櫻花杯,看樣子櫻花果然熱門啊。
逛完臨空城,在搭車回機場的時候,看到月台上有六個穿著工作服的人在檢查月台結構,一個人在最前方留意是否有電車進站,一個人領隊注意電車狀況,兩個人專心的步伐一致的踩踏月台,後面再兩個人拿長鎚仔細檢查。果然日本人做事真的一板一眼,而且很注意安全。電車進站後上了車,再一次經過跨海鐵橋到了機場,原本擔心會不會有很多人要排隊出關,不過遊客比預期的少。倒是隨身行李檢查的地方日本海關很認真的檢查,前面的女性遊客還被要求把鞋子脫了,還好我們的部份很輕鬆的就通過了。進了大廳,在星巴克買了一個簡單的熱狗麵包墊墊肚子當早餐,就搭機場小電車到11號登機門,上飛機去哩。
回程的座位就是一般標準的經濟艙座椅了,在飛機上把來的時候還沒看完的超異能部隊看完,還有時間再多看一片福爾摩斯。這片福爾摩斯不錯,不是沉悶的推理片,比較像是融合武打動作的片子,節奏算輕快,也不需要花腦袋去推理,頗為推薦。影片看完,台灣也到了。雖然在行李轉盤等了半小時才拿到行李,不過一出機場就有停車場的車在等,也算彌補了一下浪費的時間。停車場接駁車還繞去了一航廈接人,結果上來一位機師,這位機師與司機聊天的內容頗為有趣,機師說遇到天氣不好時,開飛機會開到全身汗(驚!有這麼難開喔?!),還說台北最喜歡叫他們去淡水繞一圈再回來,說錢很難賺。我心裡想著,機師錢很難賺?真的假的?果然機師到停車場後,開的是一台老舊的福特汽車,看樣子機師的錢真的不好賺 XD
【結語】
京都賞櫻花真的很不錯,可以賞櫻花的點很多,也都十分漂亮。不過,賞櫻花應該是一個悠閒的娛樂,所以推薦大家如果要自助京都賞櫻花,可以「多來幾次,每次選不同的地點賞櫻」,才不會一次要跑太多景點,跑到腿痠腳累吃不消。至於許多人覺得京都的地鐵系統很複雜,其實實際上去了之後,會發現比想像中簡單很多,因為絕大部分的地鐵站名都是漢字,地鐵路線圖也都是漢字,就跟台灣捷運感覺差不多,轉乘銜接都很容易,價格比巴士便宜,速度又比巴士快,是滿推薦的。這一次去京都看了很不錯的櫻花,就繼續期待下一次去京都賞楓葉囉。
睡到了十點起床,今天的行程的重點是嵐山。出發後,先到民宿隔壁的京阪本線伏見稻荷站搭車。日本的電車買票方式是先投錢再選票,原則上就是三個步驟「投錢、選人數、選價格」。比方說,我們要去四条站,先抬頭看好售票機上方的價格是200圓,然後就「先投錢」進去,然後按「2」人(或是按畫著兩個大人的圖案),然後再按「200」的按鈕,票就出來了。拿了票,到自動剪票口把票投進去,票會從前面出來,然後走過去把票拿著。下車的時候再把票丟進去,就可以過去了,票不會再出來。
我們搭乘京阪電車從伏見稻荷站到祇園四条站,出站後走過鴨川上的四条大橋,往另一邊的阪急電車河原町站前進。河原町站入口旁的木屋町通也種植了一整排的櫻花,非常優美。從河原町站我們只搭兩站到大宮站,出了大宮站後,直接到斜對面的嵐山電車四条大宮站,就可以從嵐電的起點一路搭到嵐山站。
【景點10 - 嵐山】
嵐電是地面電車,跟巴士差不多一樣要等紅綠燈,而且剛好遇到星期六,坐車的人很多。不過嵐電全線統一價200圓,算是挺便宜的。到了嵐山站,人潮越來越多,出車站後跟著人潮往左邊就是知名的渡月橋方向。走在渡月橋上,不僅可以看到中之島上美麗的櫻花樹群,也可以遠眺左邊山頭上零星的櫻花樹,景色輕鬆宜人。
中之島公園雖然有一些漂亮的櫻花及眾多的賞櫻人潮,但是嵐山真正漂亮的櫻花,卻是在過了中之島後的停車場。這個停車場的櫻花有漂亮,又大又密集,雖然下面停了很多車感覺弱了一點,但是若以汽車的角度出發,這裡應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汽車停車場了吧,櫻花花瓣落在汽車身上,和煦的陽光透過枝頭灑落,樹影和掉落的櫻花瓣組合出另外一種櫻花樹。停車場面河邊有許多日本人在這邊野餐、烤肉賞櫻花,許多的家庭帶著小孩在這裡遊憩,感覺非常的溫馨又舒適,中之島停車場的櫻花,也是本次賞櫻前幾名的優質景點。
中之島上有許多攤販,我們買了一串烤雞肉跟一個大阪燒,坐在櫻花樹下的紅布座椅上享用,一邊參觀著打扮可愛的和服日本妹,一邊迎風感受櫻花雨的氣氛,橋畔還有日本街頭藝人在彈吉他演唱,河邊則有船可以搭,有時間的人不妨考慮看看。
【景點11 - 野宮神社】
回到嵐山站前繼續跟著人潮走,先瞄了一眼天龍寺,再往北步行幾百公尺後左轉往野宮神社的方向,這裡有大片的竹林步道,可能因為竹子的關係,雖然人潮夾著人力車為數眾多,但在竹林中依舊顯得特別靜逸。竹林中有著野宮神社,規模雖然不算大,但是聽說求緣求子頗為靈驗,所以這裡香火十分鼎盛。入口的烏木鳥居與一般鳥居不太一樣,旁邊掛的繪馬有不少台灣遊客留下的願望。我們在這邊幫朋友買了一些良緣御守,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一些單身的朋友找到幸福的另一伴。
離開神社後沿原路回到嵐電嵐山站,雖然嵐山站前「仁和寺」櫻花的告示牌已經標示開了五分,不過由於看了不少滿開的櫻花,對於五分櫻花興致較缺,加上腿力不能過度運用,所以決定搭車直接到終點站北野白梅町去。
從嵐山車站要往北野白梅町,要先搭嵐電到帷子之辻站,下車在同一個月台往北邊一點換車往北野白梅町。由於適逢櫻花盛開的假日,搭車的人很多,擠的滿滿的。這班車在鳴瀧站跟宇多野站之間號稱有一段櫻花隧道,本來挺期待的,不過不知道是因為車速太快還是人太多角度難抓,看到的櫻花並沒有很多,似乎不如傳說中漂亮。電車經過御室仁和寺站時看到許多人往仁和室大門進去,另外龍安寺站也有一些人潮,這些就留給下次來京都的時候再去逛逛吧。
【景點12 - 平野神社】
出了北野白梅町後,原本打算步行往北走去金閣寺,不過因為早上走了不少路,腳酸了,加上金閣寺並不是以櫻花著稱。所以中途麥當勞停留休息了一下之後,就決定把金閣寺留給下一次來京都再去看看,就先轉往平野神社去看櫻花。平野神社在今天剛好有祭典,不過祭典的時間是下午一點,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快下午三點了。一進入神社,兩旁是滿滿的日本祭典攤販,在櫻花樹底下也有著許許多多紅布桌椅供人賞花用餐。往裡面走可以到神社本社前,這裡有許多標著名字的特別的櫻花,像是大內山、蝴蝶、寒櫻…等等,有的是白色滿開球狀、有的是枝垂紅粉,各式造型有的優雅有的熱鬧,算是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特別項目。
正在幫櫻花拍照的同時,祭典時出巡的隊伍回來了,只見遊客們擠滿了神社的走道兩側,看著穿著各式和服、武士服還有神職人員服裝的隊伍,宛若迪士尼遊行花車一般回到神社,其中神官還是坐高級敞篷轎車入場,特別的是有幾位西洋外國人也穿著那些服裝走在隊伍中間,非常有趣。
【景點13 - 北野天滿宮】
從平野神社鳥居往前走三百公尺就到了北野天滿宮的後門入口,北野天滿宮不是以櫻花見長,所以裡面只有幾株的櫻花。不過佔地非常廣大,宮殿也頗有看頭,這裡是以奉仕牛為主,所以裡面有許多牛的雕像神像。看起來似乎是保佑考試順利出名,有著許多學業考試祈福的價格表。
在本殿的地方,有排隊的人潮在排隊拉鈴祈福,這也是難得看到不是很多人的情況下也有排隊的,可能是為了拉一拉那個又大又高又漂亮的鈴鐺吧。天滿宮前門這邊有許多石燈籠,造型高度各異,如果伏見稻荷大社是以鳥居出名,不知道天滿宮是不是就會以石燈籠著稱呢。
離開北野天滿宮後,目標是要去祇園逛街,因為搭嵐電要轉車到四条大宮,還要再搭一段阪急電車,所以考慮了一下,決定試試看坐京都市營巴士。剛開始等車的人不多,看了一下路線,至少有10號跟52號兩班公車可以搭,應該沒啥問題。沒想到,等著等著,等車的人潮愈來愈多,公車卻姍姍來遲。上了52號公車後,沒位置坐,而且有點擠,加上要讓位給日本老人,以及越接近市中心越多的車潮跟人潮,搭巴士真的是很辛苦,也要花很多的時間。所以還是建議如果要在京都自助看櫻花,還是搭地鐵比較方便。
【景點14 - 祇園花見小路】
我們在四条河原站下車後,路上擠滿了人,走路是頗為辛苦的事情。一路擠過了四条大橋,擠到了花見小路,這裡有著許多看不到裡面的餐館,其中一間被滿滿的人潮圍著門口,這些人拿著相機,餐館門口還有車輛在等著,似乎是有什麼大人物在裡面要出來了。旁邊路過的日本人也不知道是誰,我還聽到有日本女士喃喃的唸說「麥口傑克森?」不知道是見鬼了還是日本人心目中麥可是名人的代表。在好奇心驅使下,我們也跟著等了大約十分鐘。結果,只出來幾位看起來有些氣派的日本老年歐吉桑,不是小澤純一郎也不是小澤圓,也不是京都府知事候選人,總之不認識。
花見小路走到底有個建仁寺,找不到廁所,倒是歌舞練場的門口後面就躲著一間廁所。歌舞練場看起來裡面有藝妓歌舞秀可以看,不過價格應該不斐吧,我們沒有進去。而花見小路沿路的餐館因為都看不到裡面,老實說沒有什麼看頭。
離開花見小路,我們又走回河原町去逛街,這裡有阪急百貨跟高島屋百貨,另外沿著河原町上也有不少店家可以逛。我們走進了一堅抓娃娃機店,想看看有沒有特別的台灣沒見過的機台。果然,除了抓冰淇淋的機台以外,還有一種是用一根棒子插進塑膠盒上的一個小洞,然後把盒子吊起來的新玩法。看似簡單,我們花了五百圓玩了六次,每次都差一點點卡住進不去,真是有難度啊。
在松屋買了食卷吃了牛肉飯後,就讓老婆去逛mina百貨裡的UNIQLO了,女人真厲害,逛到快晚上九點關門還不打緊,更強的是八點五十五分我們下樓要離開時,一樓還有台灣女生在大喊:「快,電梯來了!」要衝上去把握最後五分鐘,真是強者台灣女生也。離開UNIQLO後我們走到三条站過橋,橋下有許多日本年輕人聚集著,河邊還有沒有燈光的吉他演唱,看樣子這裡是日本新世代的週末集會場所吧,也是挺有趣的。
原文載於: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t=327153
進了京阪電車三条站,買了票回伏見稻荷站,沿途經過祇園四条、清水五条、七条、東福寺、鳥羽街道,就抵達伏見稻荷。這間民宿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伏見稻荷站旁邊,下車就到了,不用再走了,真是太感恩了。
4/11(日)
雖然小筆電螢幕被踩破了,不過因為只有一條縫,加上遇不到民宿老闆,所以我們決定先放下這件事情,照著預定的行程,睡飽了之後早上九點出發,繼續進行櫻花之旅。同樣從京阪電車伏見稻荷站出發,到了三条站後,轉搭地下鐵東西線,先從地鐵三条京阪站搭到烏丸御池站,然後轉南北向的烏丸線往北到烏丸丸太町站,出站後抵達京都御苑。
* 地鐵東西線跟烏丸線,因為都是地鐵系統,所以轉乘不用出站也不用另外買票,跟台灣淡水線接板南線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【景點15 - 京都御苑】
京都御苑是一個非常大的景點,不過並不是以櫻花見稱。從地鐵烏丸丸太町1號出口出來往西的方向走,很快就可以走到一個入口,進入後就有標示牌,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哪裡有櫻花以及路線指示。
沿著京都御苑左側的路線走,我們先看到一個舉辦櫻花吟詩茶會的地方。雖然不是很清楚是幹麻的,不過看樣子可以付錢參加,甚至還可以把自己做的詩拿出來吟誦,不禁讓人想起小丸子的爺爺的俳句。在京都御苑內,雖然櫻花樹的數量不多,但是有幾株櫻花也是挺美的,尤其是在出水小路附近,有水有花更美麗。往前走經過白雲神社,不久就看到滿滿的人潮了。這裡就是京都御苑內的京都御所,也就是以前天皇居住跟辦公的地方,類似紫京城的感覺。
京都御所每年在櫻花跟楓葉的時期會有幾天開放參觀,我們剛好遇上,所以就跟著滿滿的遊客魚貫走進。入口處會有警衛檢查行李,不過並沒有非常嚴格,頂多叫你把包包打開看一下。可能因為難得開放參觀,所以遊客數量很多,進入後會先到天皇停車的地方,然後是諸大夫之間,接著突然看到很多很多人圍著一個空空的小廣場,不知道在等些什麼,好不容易擠到前面一點點的地方,才看到牌子上面寫著11點有蹴鞠表演。所謂的蹴鞠,就是類似踢足球,想說反正也沒看過,就跟著這群遊客一啟擠在那邊等待著。
五分鐘之後,穿著古裝的一群人走了進來,領頭的手上拿著一把帶葉的樹枝,樹枝中間夾著一顆白色的球。此時人潮眾多、陽光露臉,氣溫開始上升,本想說至少看他們踢個一球再離開,沒想到日本的蹴鞠就跟他們的茶道一樣,不是熱開水沖下去就搞定的。只見這一群老人用二十分之一的慢動作,十秒鐘走一步的速度緩慢的、小心翼翼的慢慢走路、鞠躬、蹲下,花了快二十分鐘才把球從樹枝上拿下來,更不用說要等多久才會開始踢球。眼見陽光越來越強烈,加上下午一點還要到醍醐寺看祭典,只好放棄這場蹴鞠表演,繼續往前移動了。
沿著參觀路線前進,中間大概就是展示了一些不同的房間、門廊、庭院,不消多少時間就走出御所的範圍。此時肚子也咕嚕咕嚕叫了,御院內有一個食堂,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天皇的僕人們用餐的地方,裡面很單純的就賣一個飯、一個面兩種餐點,價格也都很便宜,味道也很不錯,而且熱呼呼的,跟冷冷的花見便當完全不一樣。我們很開心的點了兩碗飯家一碗麵,大大滿足的填飽了肚子,然後繼續往下一個景點出發。
【景點16 - 醍醐寺】
離開京都御苑,進入「地下鐵烏丸線今出川站」,目標是「地下鐵東西線醍醐站」。地鐵票價是310圓,上車後經過兩站到烏丸御池站後換搭東西線,就可以一路坐到醍醐站,算是很方便。不過要注意一件事,在東西線坐車的時候,最好坐背對月台這一側的位置,這樣進站時才能看到寫著漢字的車站名稱。若是做面對月台的位置,車站名稱寫的是日文平假名,看不懂的話會搞不清楚自己到了哪一站,我們就是因為這樣不小心提早了兩站下車。還好地鐵班次不算少,再等了數分鐘下一班車就來了。
到了醍醐站下車後,沿路有許多老人們在發傳單,接過來一看才知道是在推薦遊客搭乘接駁巴士去醍醐寺,單趟200圓,來回300圓。由於我對於旅遊書上寫的「走空橋去醍醐寺」這個部份很有興趣,所以沒有搭巴士,打算直接走過去。從地鐵醍醐站出來到一樓後,要再爬樓梯上二樓,或是到賣場裏面搭手扶梯上樓。接著,就從車站上方的賣場這邊,一路沿著一個很大的空橋往山的方向走,中間大約要跨越兩條馬路,橋的對面續接山坡上國宅中間的行人道路。這樣的空橋很有趣,在台灣很難見到這麼貼心的設計,不僅讓山坡上的國宅群住戶安全又便利的就可以抵達地鐵站,也完全不會影響到下方行車的速度,橋上還種植了不少花卉,雖然是一路上坡,但走起來也是十分輕鬆愉快。
步行大約十分鐘會遇到馬路後,接駁車就是把人送到這裡,然後從左前方的馬路再走二分鐘就可以到醍醐寺。由於距離真的不遠,加上這一段路滿好走的,所以我是比較推薦大家直接步行就好,只是對不起那些辛苦發傳單推銷接駁車的當地老人們了。到了醍醐寺,大門前的兩株櫻花樹,左側那株的櫻花已經全部凋謝,右側的則還在滿開狀態。聽說醍醐寺的櫻花算是京都最早開的櫻花,這個時間點也都差不多已經發了新葉,所以我們的重點就擺在看祭典上面。
進了大門,距離祭典開始還有五分鐘,遊行道兩側已經站了滿滿的人潮,前方還有不少大型攝影機等著拍攝,看起來應該頗有看頭。過了不久,聽到了鼓聲,遊行的隊伍出來了,跟在平野神社看到的不太一樣,這裡的隊伍看起來像是「豐臣秀吉跟家臣、妻女們出發去賞花的隊伍」。隊伍前方有吹螺跟吹笙的人,然後由小女生舉著姓名牌,帶著穿著古代服裝的人陸續往前走,這些人雖然有些許耳熟,但我大概也只聽過增田長盛,其他人都很陌生。接著,由四人抬著坐在轎子上的豐臣秀吉出現了,他手上拿著寫著「天下一」的扇子,很開心的像兩旁的人揮手,並且停下來供人拍照,算是遊行隊伍中最主要的一段。我不禁想起日劇「天地人」裡面的猴子秀吉,看起來還有兩分神似。秀吉之後就是一堆秀吉的夫人側室之類的隊伍,絕大部分都是歐巴桑扮演的,跟日劇裡面那些年輕漂亮的日本諸侯夫人大不相同。最後則是有十幾位小孩,然後就結束了。
看完遊行後,沿著醍醐寺主要的道路走了一圈。因為櫻花已經發新葉,比較沒那麼漂亮,所以我們也沒有付錢參觀付費的三寶院等等庭園,就步行回地鐵醍醐站,往下一站前進。
【景點17 - 山科疏水】
從「地下鐵東西線醍醐站」,坐四站就可以到「地下鐵東西線山科站」,下車後應該要往JR山科站方向出站,不過我們走錯了方向,從另一面出站,所以一下子還找不到應該要往哪裡去。還好日本觀光點路上都有不少指標,轉了一下還是走對了方向。在JR山科站有一間Starbucks咖啡,由於有友人託付採買,所以特別進去晃了一下,很可惜,櫻花杯早就賣完了,只好繼續走過地下道,往山科疏水道的方向前進。
一過地下道,就有一個地圖標示出路線,我們選擇從左手邊出發,轉過巷子之後就可以看到水溝旁的櫻花樹。沿著小水道往山的方向走,不出幾分鐘,就到了一段十分優美的櫻花道路。這段櫻花路並不在山科疏水道上,遊客車輛都不多,所以鋪滿地面的櫻花瓣數量很多,看起來就像粉色地毯一樣,感覺很棒。隨著一陣風吹來,風在屋前旋轉,帶起了櫻花瓣形成了一道櫻龍捲,一旁推著娃娃車的日本媽媽一臉幸福笑開了嘴,這難得的景象讓周圍的人都感覺十分開心。我們在櫻花地毯上的石塊坐了下來,拿出在山科站買的三明治跟麵包,邊用餐邊欣賞這美麗的櫻花步道。一旁的疏水道不斷的有遊客經過,也有導遊帶著團體,見到這美麗的櫻花地毯都忍不住停下來不停的拍照。
沿著疏水道繼續走,過了往毘沙門堂的道路後,前方出現的是上紅下黃的活潑景致。當地的居民在疏水道兩側重滿了黃色的類似油菜花的美麗黃花,搭配上方櫻花樹的粉色,讓人心情都雀躍了起來。這裡的遊客數量不多,所以景致特別悠閒,算是一種特別的特色,也是十分推薦櫻花季的時候一定要來這邊走走囉。
【景點18 - 二条城】
從疏水道穿越一棟棟看來舒適又豪華的透天別墅,回到了JR山科站再到地鐵站,繼續從「地下鐵東西線山科站」前往「地下鐵東西線二条城前站」。一下車,就看到牌子上寫著二条城的開放時間只到下午四點,然後晚上六點半再開放夜櫻入場。時間非常不巧,我們到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半,已經無法入城了,只好在護城河邊照照相。
雖然不知道二条城裡面長怎樣,不過從海報看來,似乎最大的景點就是護城河邊的這棟城堡型建築物,我們只好安慰自己,一定是裡面不夠漂亮,所以海報才會用外面這個城當主體,所以沒有進去也沒有關係,反正從外面就看的到了。
因為沒有進去二条城,所以時間還夠用。我們從二条城前沿著御池通,打算慢慢散步一段走到烏丸御池站。這一段路很寬,人行道也很寬,兩旁種植了不少美麗的花朵,甚至還有鬱金香這一類台灣很難見到的路花路樹。慢慢的散步感覺還不錯。走道烏丸御池前,路口兩側都是大大的商業大樓,看樣子逛街的地方應該是大樓後的巷弄街道吧,由於我們腿力已經有點吃緊了,所以就決定搭地鐵去京都站逛逛。
【景點19 - 京都車站】
從「地下鐵烏丸線烏丸御池站」,中間只過兩站,就可以抵達「地下鐵烏丸線京都站」,京都車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車站,裡面有十幾條電車路線,還有伊勢丹百貨以及各種用餐區、雜貨採買、地下街、大階段、天空步道等等。我們先從車站南邊走到地面層,再搭電梯上二樓往北邊中央口方向,然後轉進伊勢丹百貨裡面,逛了一會兒買了兩個包包,然後上電梯到八樓退稅,再穿過大階段到另一側的拉麵小路去吃拉麵。
雖然網友都推薦拉麵小路的寶屋這間拉麵,不過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,又餓又累的我們絲毫不想站著排隊等吃麵。所以就挑了人比較少、有椅子可以坐著等的拉麵店。雖然很快就進入店內,但還是等了一會麵上才來。一碗九百圓,熱呼呼的拉麵雖然口感不佳,我們還是把它吃光光了。果然日本拉麵還是在台灣的比較好吃,比較符合臺灣人的口味。日本拉麵太油、太鹹,真奇怪日本人不是很養生嗎,哈哈。
從拉麵小路可以直接走天空步道,就是一條懸空的、大約九層樓高的空中步道。想到腳下空空的,其實腿就有點軟,不過走到中間可以看到燈光奪目的京都塔,景色不錯,推薦一定要去看看。如果有懼高症的朋友,就不要讓他知道底下是空的就好了,用騙的也要騙他去看一下。天空步道一側掛了一整排跟京都有關的歷史名人介紹,包含日本天皇、篤姬(老年照片,請勿期待)、阪本龍馬…等等,不過介紹的部份當然都是日文,所以也有看沒有懂囉。
從天空步道一路下到了車站中央口,我們繞去確認了一下地下室寄放行李的地方,雖然後來沒有用到,不過看起來真的挺方便的,價格甚至比自動寄物櫃還便宜,如果是晚班機回程,那麼離開旅館後還可以先把行李寄在這裡去逛街。之後,就到一樓確認了一下京都站換JR WEST PASS的綠色窗口後,雖然很可惜回程的JR WEST PASS訂購單沒帶出來,不能直接先換好,不過差異也沒有很大。再去採買了一些要帶回台灣的餅乾甜點,然後拖著疲憊的步伐與大包小包的戰利品,從車站搭乘JR奈良線的班車回民宿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晚了的關係,搭上的電車雖然是普通車,但是車廂看起來比較像直達車的對號座位形式,就像把自強號拿來當電聯車使用的感覺,也是挺特別的。
4/12(一)
起床時,外頭正在下著雨。原本預期五天行程會有三天遇到下雨,不過非常幸運的,到了日本天氣轉晴,所以有行程的前四天都遇上晴朗的好天氣,只有在沒行程的最後一天下起了小雨,真是太幸運了。
拖著行李,把鑰匙掛在民宿checkout的地方,我們撐著傘走到了JR奈良線稻荷站,開始我們的回程。電車坐到京都車站,往中央口前進的路上,我們看到一個比較小的JR綠色窗口,跑進去問了才知道這裡不能換JR WEST PASS,所以還是出了中央口走到車站大廳一樓的比較大的JR售票區。這個售票區靠裡面的地方有一個外國人專用區,JR WEST PASS要在這邊換,因為時間還早的關係人不多,只有跟我們一樣要回去的幾個台灣客,很快就換好了。
拿著JR WEST PASS通過剪票口後,右轉往30號月台的方向前進,此時剛好有一班HARUKA電車正準備要出發,我們拖著行李三步併兩步跑到了第四節自由座車廂上車,正要把行李放上行李架,電車就出發了,真是太幸運了,這樣就不用多等半個小時另一班車。車上乘客不多,與來的時候一樣,只會停「新大阪」、「天王寺」然後就到關西機場。不過回程的車似乎開的比較慢一點,新大阪也有不少人上車,我們一路昏昏欲睡的,就抵達了機場車站。過了空橋後上機場四樓,找到了長榮的櫃檯寄了行李,眼看還有一些時間,為了更有效的利用JR WEST PASS,我們決定到機場附近的臨空城去逛一逛。
【景點20 - 臨空城】
關西機場是蓋在內海上的機場,由一座又大又長的鐵橋與陸地連接,陸地的這一側有臨空城,除了有女生最愛的OUTLET區外,也有一些餐廳與摩天輪。我們從機場車站的JR第三號月台搭普通車,只坐一站就到,要注意的就是臨空城不是用漢字寫的,所以要稍微注意一下,不是每班車都停,在月台上要先確認一下搭的車沒問題才行。
出了車站,沿著空橋一路前進,會先到一區比較多嬰兒用品的商店區,穿越之後會看到摩天輪。這個摩天輪很可愛,有幾個車廂裡面還放著大大的日本放輕鬆熊娃娃,不過可能因為天候不佳時間尚早,完全沒有人乘坐。繼續走空橋穿越馬路後,就是OUTLET區了,大約有數十家的各種品牌,像是COCAH、鱷魚LACOSTE、GAP、玩具反斗城、NIKE…等等,如果時間很多的女生倒是可以在這邊慢慢逛逛,不過價格似乎沒有很平價,並不算便宜。我們在這邊的星巴克也沒有找到櫻花杯,看樣子櫻花果然熱門啊。
逛完臨空城,在搭車回機場的時候,看到月台上有六個穿著工作服的人在檢查月台結構,一個人在最前方留意是否有電車進站,一個人領隊注意電車狀況,兩個人專心的步伐一致的踩踏月台,後面再兩個人拿長鎚仔細檢查。果然日本人做事真的一板一眼,而且很注意安全。電車進站後上了車,再一次經過跨海鐵橋到了機場,原本擔心會不會有很多人要排隊出關,不過遊客比預期的少。倒是隨身行李檢查的地方日本海關很認真的檢查,前面的女性遊客還被要求把鞋子脫了,還好我們的部份很輕鬆的就通過了。進了大廳,在星巴克買了一個簡單的熱狗麵包墊墊肚子當早餐,就搭機場小電車到11號登機門,上飛機去哩。
回程的座位就是一般標準的經濟艙座椅了,在飛機上把來的時候還沒看完的超異能部隊看完,還有時間再多看一片福爾摩斯。這片福爾摩斯不錯,不是沉悶的推理片,比較像是融合武打動作的片子,節奏算輕快,也不需要花腦袋去推理,頗為推薦。影片看完,台灣也到了。雖然在行李轉盤等了半小時才拿到行李,不過一出機場就有停車場的車在等,也算彌補了一下浪費的時間。停車場接駁車還繞去了一航廈接人,結果上來一位機師,這位機師與司機聊天的內容頗為有趣,機師說遇到天氣不好時,開飛機會開到全身汗(驚!有這麼難開喔?!),還說台北最喜歡叫他們去淡水繞一圈再回來,說錢很難賺。我心裡想著,機師錢很難賺?真的假的?果然機師到停車場後,開的是一台老舊的福特汽車,看樣子機師的錢真的不好賺 XD
【結語】
京都賞櫻花真的很不錯,可以賞櫻花的點很多,也都十分漂亮。不過,賞櫻花應該是一個悠閒的娛樂,所以推薦大家如果要自助京都賞櫻花,可以「多來幾次,每次選不同的地點賞櫻」,才不會一次要跑太多景點,跑到腿痠腳累吃不消。至於許多人覺得京都的地鐵系統很複雜,其實實際上去了之後,會發現比想像中簡單很多,因為絕大部分的地鐵站名都是漢字,地鐵路線圖也都是漢字,就跟台灣捷運感覺差不多,轉乘銜接都很容易,價格比巴士便宜,速度又比巴士快,是滿推薦的。這一次去京都看了很不錯的櫻花,就繼續期待下一次去京都賞楓葉囉。
全站熱搜